“以健康为中心”现已成为当今时尚话题,但健康的定义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7年中文版的健康定义是“健康,是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但评价人类个体“完满状态”和“良好的适应力”的人体整体健康测评分析方法在何方?
现代医学以还原论为基础,以躯体疾病为中心,不评价人体整体健康状况和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现代精神心理学关注人的精神、心理、情绪、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性,但缺乏对人体整体健康度及对内外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客观、量化的测评技术。中医以“天人合一”和“身心一元”的整体观为指导,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四诊合参的辨证论治,对人体整体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和分类。但同样也存在缺乏客观、量化的测评分析技术问题。
二十世纪末,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以系统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生命物理学最新技术方法进行的人体复杂系统科学研究。在人体复杂系统科学的临床应用研究领域,美国哈佛医学院BID医学中心Rey研究所名列前茅,该研究所是美国国家医学院(NIH)复杂生理信号国家级科研资源中心所在地,长期致力于非线性动态理论在生理及医学上的研究和应用。其黄鄂院士研发出新型CPC-睡眠质量测评技术,可有效检测睡眠品质,准确度高、可作多次筛检及后续追踪监测;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症,能有效区分中枢型和阻塞型;彭仲康教授研发的CPC-人体整体生理复杂度测评分析技术,是采用现代物理学的大数据非线性统计方法。对4小时以上的心脏微小生物电信号变化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能获得人体整体生理复杂系统的活力和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压力和变化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的数据。
中医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客观评价也一直被学术界关注。中医从系统的角度看待人体及各个脏腑、经络,且中医认为人与外界环境是统一的,人体自身也是动态统一的整体。在中医领域应用CPC测评分析中的MSE (Multi Scale Entropy) 方法,可以客观系统地进行症候分类、疗效评价、预后评估等等。目前,国外已经将MSE的方法应用于传统和替代疗法的评价,比如,应用MSE评价太极治疗对改善心血管功能,应用MSE评价针灸对改善老年人猝倒风险的评估等等。
亚健康状态是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早期的一项报告中曾指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所占的比例要高于健康人和有疾病诊断的人所占比例的总和。存在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有1/3长期遭受睡眠问题困扰,白天精神不振,晚上睡眠质量差。CPC测评分析不仅可以量测整体健康状态,而且可以初筛和评估睡眠问题,在亚健康评估和干预中发挥作用。
基于单道心电信号,CPC睡眠质量测评技术可以揭示睡眠期间每一分钟的睡眠状态,包括熟睡、浅睡、做梦、醒,以及睡眠呼吸障碍和类型。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大量对于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和文献报道,相关临床专家一致认为,CPC睡眠质量测评可以应用于睡眠质量的评估,尤其是对于失眠、睡眠呼吸障碍、睡眠片段化等都有着准确可靠的判断。同时,由于设备小、 成本低、不受场地限制,可以居家检测,从而反映出真实睡眠状况等优点。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只有当人体系统达到一定的复杂程度,才能够应对外界环境的改变,以及自身健康的需要。在临床肿瘤干预中,CPC测评分析中的复杂度方法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该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评价肿瘤所引起的健康水平降低,还可以反应出肿瘤干预及并发症控制过程中复杂度的变化,从而预示疗效及病情变化。
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往往与睡眠质量相关,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等。CPC睡眠质量测评作为简便易行的睡眠评价工具,可以通过心电采集和心肺耦合分析,实现对熟睡(稳定睡眠)、浅睡(不稳定睡眠),以及睡眠结构的客观评价。无论心理疾病的发病期或治疗阶段,都可能通过对睡眠的评估来反应心理疾病的转归过程。
心身疾病是指以心理因素为重要原因的躯体疾病,有些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大敌。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不论是心理因素在前,还是躯体因素在前,睡眠障碍则常常作为伴随症状而出现。心身疾病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得到缓解,同时也可以通过睡眠得到缓解。无论是心身疾病本身,还是它所引起的睡眠障碍,以及它的治疗等手段都是可以通过CPC睡眠质量测评的客观指标来评价。
衰老和功能退化是人生必然的生理过程,CPC测评分析可以反映机体的老化程度,因此可以指导抗衰老调理方案的实施以及调整有效的养老生活方式。另外,由于老年人大脑皮质功能减退,新陈代谢减慢,体力活动减少,所需睡眠时间也随之减少。加之诸多因素,例如疼痛、呼吸困难、情绪变化、环境变化、夜尿频繁等,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节律,从而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导致失眠。而睡眠质量的下降则可直接影响机体的活动状况,加速衰老的进程。利用CPC睡眠质量测评可以评估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指导睡眠干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效养老。
目前,通过量测少儿的身高和体重,与同龄人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少儿发育是否正常。基于少儿的心电信号,CPC测评分析可以提供少儿发育的整体健康程度指标,并给出生长发育曲线,从而指导少儿的营养和疾病诊断。睡眠对少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然而睡眠呼吸障碍在儿童中发病率高,其中习惯性打鼾及睡眠呼吸紊乱(SDB)的发生率为10%~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发病率为2%~4%。其主要症状为夜间打鼾、张口呼吸、鼻塞、呼吸困难、夜间低血氧、睡眠片段化、尿床等。长期则会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多动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CPC睡眠质量测评可以准确地评价少儿的睡眠质量。
妊娠是妇女的特殊生理过程,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心血管系统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CPC测评分析技术,通过提取胎儿和母亲的心电信号,不仅可以反映胎儿发育是否正常,从而了解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宫内窘迫、缺氧等状况,而且可以监测母亲的健康状况,包括睡眠质量及情绪等,以及母子之间的情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