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筛查指南

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

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人群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作诊断。

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 (opportunistic screening) 和群体普查 (mass screening)2 种。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群体普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筛查。

2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⑴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周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周岁。

⑵群体普查暂无推荐年龄,目前国内开展的任何群体普查均属于研究阶段,缺乏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的数据,卫生部开展的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检查年龄为 35-65 岁,采用超声检查为主,补充乳腺 X 线检查。

3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3.1乳腺 X 线检查

⑴乳腺 X 线检查对降低 40 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⑵建议每侧乳房常规应摄2个体位,即头足轴 (CC) 位和侧斜 (MLO) 位。

⑶乳腺 X 线影像应经过 2 位以上专业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

⑷乳腺 X 线筛查对 40 岁以上亚洲妇女准确性高。但乳腺 X 线对年轻致密乳腺组织穿透力差,故一般不建议对 40 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进行乳腺 X 线检查。

常规乳腺 X 线检查的射线剂量低,不会危害妇女健康,但正常女性无需短期内反复进行乳腺 X 线检查。

3.2 乳腺临床体检

⑴乳腺临床体检单独作为乳腺癌筛查的方法效果不佳,尚无证据显示该方法可以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和降低死亡率。

⑵一般建议将体检作为乳腺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可能弥补乳腺 X 线筛查的遗漏。

3.3 乳腺自我检查

⑴乳腺自我检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

⑵由于可以提高妇女的防癌意识,故仍鼓励基层医务工作者向妇女传授每月 1次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绝经前妇女应建议选择月经来潮后 7-10 d进行。

3.4 乳腺超声检查

可以作为乳腺 X 线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或乳腺 X 线筛查结果为 BI-RADS 0级者的补充检查措施。鉴于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较靠前,绝经前患者比例高,乳腺相对致密,超声可作为乳腺筛查的辅助手段。

3.5 乳腺磁共振 (MRI) 检查

⑴MRI 检查可作为乳腺 X 线检查、乳腺临床体检或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查措施。

⑵对设备要求高,价格昂贵,检查费时,需静脉注射增强剂。

⑶可与乳腺 X 线联合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筛查。

3.6其他检查

目前的证据不支持近红外线扫描、核素扫描、导管灌洗等检查作为乳腺癌筛查方法。

4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4.1 20-39 周岁

不推荐对非高危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4.2 40-49 周岁

⑴适合机会性筛查。

⑵每年 1 次乳腺 X 线检查。

⑶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

⑷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 B 超检查联合。

4.3 50-69 周岁

⑴适合机会性筛查和人群普查。

⑵每 1~2 年 1 次乳腺 X 线检查。

⑶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

⑷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 B 超检查联合。

4.4 70 周岁或以上

⑴适合机会性筛查。

⑵每 2 年 1 次乳腺 X 线检查。

(3)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

(4)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 B 超检查联合。

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 (40 岁前),筛查间期推荐每半年 1 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检、B 超、乳房 X 线检查之外,可以应用 MRI 等新的影像学手段。